找到相关内容328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展望2020年:不只是气候变暖

    未来十年将会有什么变化? 气候变暖并不会是争论的焦点,气候变化,而不是气候变暖,将成为未来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之外,还有一些主题将在未来十年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热排放量 现在所有人都在谈论碳排放,但是人类热量的释放可能成为全球气候变化争论中的重点。温室气体排放与热排放的共同作用会使全球变暖的速度比只有温室气体排放影响...

    理查德·沃泽尔

    |环保|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391296580.html
  • 能立·所立

    这段话概括了陈那新因明的特点。陈那认为,宗是立者和敌者所要讨论的命题,如“声是无常”这个宗,是为立者所主而为敌者所不许的,这样就有了争论。有争论才有拿出理由来成立它的必要,因此只有宗才是所立。而自性、差别不过是构成命题的两大成分罢了,它还不能引起争论,因此是不能视作所立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拿“声是无常”这一命题来说,我们如果单说“声”,或单说“无常”这样一个个孤立的概念,并不能引起听者的异议,因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11638098.html
  • 谈信雅达

    都同意维祗难的观点,认为老子说过:“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也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的意蕴是深邃无极的。所以,翻译佛经,“实宜经达”。   这次争论的结果是直译派占了上风,所翻译出的《法句经》“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这部《法句经》,现在还保存在大藏经中。   在这里,我不想具体探讨那部《法句经》翻译的得失;同时,我以为这次争论的意义也不在于那...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4141556.html
  • 周叔迦:八宗概要(9)

    此云恶作。身口为非,故名恶作。若就身口二业分别,便为恶作、恶说。凡波罗夷、僧残之远方便及其他罪的近远方便皆是恶作所摄。违百众学也是突吉罗罪。   七灭争是息灭比丘争论的戒律,比丘相互争论的兴起有四因缘;一言争,由谈论法相是非而生起争论;二觅争,是由检查比丘所犯之罪而引起的争论;三犯争,是由比丘犯罪的虚实轻重而引起的争论;四事争,是对他行羯磨事如法或不如法而引起的争论。为除灭此等争论有七种方法:一...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5064557.html
  • “真常唯心论”与中国化佛教——论印顺法师对如来藏思想的研究与评判

    佛教界、学术界展开了长时期的讨论或者叫争论。  如来藏思想与“真常唯心论”的研究与评判,在印顺法师的学术生涯与思想体系中占据特殊的基础性的地位。如果对于这一问题有了比较明确清楚的理解与评价,我们才可以无...唯心论”的研究与评判置于跨越时空的两大背景之下来认识:一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围绕着如来藏本觉思想,在以太虚大师为首的武昌佛学院师生与以欧阳竟无、吕瀓等为首的支那内学院之间所展开的长期的争论;二是二十世纪末期,...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3867979.html
  • 二谛——开启中观门扉之钥匙

    众生都是存在的,又怎么会是空性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分开二谛。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讲解空性的开篇就提出一个争论。什么争论呢?月称菩萨在讲因果关系不存在的时候,有人便反驳道:我们的眼耳鼻舌等五识明明能接触到因果,若因果不存在,则眼识为何能看到?耳识为何能听到呢?   对此争论,月称菩萨是如何制止的呢?他将胜义谛和世俗谛分开,疑问便迎刃而解。   我们在这里分开二谛的原因,不是为了制止...

    慈诚罗珠堪布

    |二谛|中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54620856.html
  • 研究居士佛教的新创之作——评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

    欧阳竟无等人,对长期固定下来的‘僧主俗从’模式提出质疑,甚而发出居士亦是僧类,居士亦是福田等惊世语,引发一场民国佛教史上的大讨论,这场争论至今仍未停止。  潘着似乎并未纠缠于上述争论,只在察证史实的基础...但将士大夫群体规定为‘佛教居士的主体’,叙述的重心也集中在士大夫的佛学素养和三教争论中的思想调谐作用。同帝王佛教和士大夫佛教相对应的是民俗佛教形态。民俗佛教在宋代的兴起,标明佛教经历一千余年的弘传已经...

    聂士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0239281.html
  • 对基因的新看法与佛教因果说的互证

    使我们摆脱天性和教化的争论?或者注定每一代人都要对基因的看法彻底改造一番?与从前不同,今天的科学正极其详尽的解释着基因与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因此,关于天性与教化到底谁起决定作用的争论可以结束了。但是,人类也许生来喜欢简单、直线形的因果关系,而不会按照循环的因果关系来思考问题。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相似,天性和教化的争论对人类思维来说太违反直觉。”(与“佛教因果论对人类科学和社会的指导和借鉴”互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646603.html
  • 龟兹研究三题

    学者定名为吐火罗语,焉耆方言为吐火罗语A,龟兹(库车)方言为吐火罗语B。关于这种语言的名称问题,近七八十年以来,学者们一直争论不休,意见极为分歧,一直到今天,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大家都争论厌倦了,终于不...以为梵文就是佛教的经堂语,有点数典忘祖了。  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还没有用梵文写成的佛典。关于《四十二章经》,学者间争论很大。即使真有这样一部佛经,也决不可能是用梵文写成的,而是用某一种印度俗语。一直...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4870415.html
  • 为进行宗教之间对话,三国佛教应起的作用

    争论,这就是元晓大师的“和诤思想”。我想从和诤思想中我们可以学习进行宗教之间对话的心态。与其他宗教进行对话时,应先采取倾听和了解对方意见的态度。不要视对方为教化的对象,应以平等的角度看待对方。慈悲意味着...实践“和诤思想”,这就是完成人类和谐和世界和平的准确答案。  元晓大师根据“和净”原理,在印度大乘佛教中心思想“中观思想”和“唯识思想”的争论当中,承认了个传统的优点。他通过承认,试图解决两者的争论。...

    志 源 Ji Won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1670515.html